九月閱讀
入秋之時,幾次動筆的念頭,可搜腸刮肚連個文字的構架沒有形成不了,何談一篇成形的文章呢?這就如同田地勞作者一樣,春夏都沒有想著播種,在某個秋時想著收獲?這種收獲也有可能,那就是“竊取”別人的果實。
文字的創作少不了對於其他作品的閱讀,而且這個閱讀需要從海量閱讀當中去獲取自己所需要,在自己所需要的滿足以後,用以證明自己的理性觀點。如果沒有理性,就可能變成一個謊言或者謠言。我們今天的文字創作者,有許多逾越不了的“大山”,如我們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如盛唐時期的百花齊放,再如古希臘文化的後世影響。這些文字創作當中的一座座大山,唯獨感覺對於思想的一次次反思,古希臘文化當中影響下的歐洲哲學是我們需要嘗試攀登的珠峰。
希臘三賢有一個一脈相承的哲學思維,就是理性,人為本的理性。我們在討論西方哲學的時候,總喜歡結合我們的古代思想,我想我們五千年的文化傳統,大部分的哲思,只有一個“思”還是需要古人借酒借詩來述說,難能可貴的是近代思維的活躍。尤其是清末至民國時期,思想上的獨立思考加上對於西方哲學體系的理解,一次次都在完成了自我剖析的同時,整個民族,也多少提升了整個人類的思想。如我們的魯迅先生,如我們的馮友蘭先生,如我們的胡適之先生。
讀書,讀一本好書,似是在繁星當空中,有人為你指引出星空當中的每一個星座的位置。讀書的過程如春夏之時的播種,我們想在這個九月的秋時收獲果實,便會如同我這樣“有所得”。
-最初寫初夏十篇是想隨記於自己生活,在入秋的時候也想著寫十篇左右的文字做生活隨記,如這篇的開頭一樣,沒有一個特別值得記的架構。在自己清靜之下幾次試著完成對於培根隨筆集的閱讀後,想以他五十八篇的隨筆進行自我的一個解讀。在諸多的西方哲學體系當中,培根從五十八個層面一次次剝離社會,剖析了“個體”,完成了他自己的珠峰攀登。
我把五十八篇所有的解讀放在“星空集”下的原因,是想讓培根這樣的大家在為我們在迷茫的黑夜中,尋找自己的一分光亮。為我們在美好的當下,覓得自己的一分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