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六婆碎碎念
柯南電影上映後,我去看了。
那天剛從學校回來,是周二。工作日且中午的緣故,我獨自坐在影廳裏,默默等著誰來投屏。買票前,我媽問我要不要她陪。我說不用。
一個人黑漆漆的,還是有點不習慣。但劇情開始了,我很快入了戲。我不怎麽一個人出門,每次想出去逛逛也因沒人陪而打消念頭。想起椰c說,她很喜歡一個人看電影。我想,我還是習慣有人在身邊。用椰c的話來說:“我喜歡問的問題有人回答的感覺”。
初高中時,我很喜歡發pyq。不用上學的時候,一天能發好幾條,一丁點事也會發。大學之後漸漸少了,有時候久了形式上也發一下。以前我有過疑惑,他們怎麽能忍得住不發。後來也明白了,確實是沒有想說的話。曾經看過一個說法,意思大概是:
——你為什麽不發朋友圈?
——因為想訴說的人就在身邊。
我大概是不缺朋友的。可能是長大了,許多話在心中掂量,就夠了。
*
今年的m24風評很差,身邊的人勸我不要看。但票都買了,本著看看能有多差的心態去,卻獲得了意料之外的驚喜。
還不錯。這是我在還沒看完電影時就有的感受。即便是謝幕了,這樣的感覺也依然存在。
m24的差評多源於小蘭戲份太少和柯哀“發糖”。看之前我發了條pyq,同學在底下評論說不懂為什麽能吵起來。看完之後,我回了條“確實”,又補了句“可能是兩邊有人在上綱上線吧。”
新蘭和柯哀黨從小學貼吧那會撕到現在,我也從什麽時候開始成了秀哀黨。大抵是成年人與勢均力敵的愛情很動人吧。倒不是說小蘭和新一不般配,只是作品裏滲透的男權意識——致力於塑造白月光與背後默默等候的女性形象實在令我好感不起來。
關於影片的褒貶不一,許多人因為cp之爭打了差評,更多的人聽說後選擇不看。微博近些年戾氣太重了,網絡大環境實屬不好。不僅是因為飯圈某些風氣瘆人,有意無意掀起的二元對立論戰也頗為無奈。前幾天在豆瓣裏看到一個帖子,關於某某明星沒有轉發國家節日或相關新聞事件的征討。
完成轉發的KPI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討,是一種愛國的儀式感。愛國的情感是應從小培養起來的,且通過文化與意識形態的滲透。聽過一個說法:“你是因為相信上帝而跪下,還是因為跪下而相信上帝。”我不是質疑轉發的人,也沒對不轉發的人有什麽意見,而是奇怪某些言論背後的意識形態。
“xxx不轉發就能看出沒什麽國家意識。”
“xxx就轉發個微博,平時也沒看出來為國家做了什麽事。”
如果說明星作為榜樣,有責任引導粉絲的價值觀,那再同意不過了。但如果以此來看一個人是否有民族情感,我倒是沒想過這也開始內卷了。愛發就發、愛轉就轉,不發不轉也不應苛責。對於同一件事,每個人的表現方式都不一樣。他們有這個心,明面上的,私下裏的,都是好的。他們沒這個心,明不明面,說得再多,那也是白扯。
因為雙星的隕落,昨天的微博很不平靜。不乏有很多網友在明星的熱搜裏罵這麽多戲子還在作妖、什麽時候了還上熱搜、糊逼路人緣都被敗壞了。
我挺納悶的,問朋友如果熱搜上全是國家社會新聞,那些人是不是就沒意見了?
朋友說,不會。
“疫情期間不還嫌娛樂熱搜少,弄得人心惶惶。”
後來,我又回復了一句:“說不定他們還會嫌這新聞一丁點事都能上熱搜。”
想起之前巴黎聖母院被燒毀,很多人拍手稱快,持著“他們燒了我們圓明園就活該”的心理。人們打著民族主義的口號,實際為了滿足自己的破壞欲。如果說個別還可以理解,但當群體意識出現時這已經不再能簡單地歸咎為個人道德問題了。上文論課時,楊寧老師說這是人的天性與本能。
有些熱搜之前就在上面了。罵得這麽起興,也不知道是真的愛國愛民,還是借機宣泄什麽。微博上其實有一個“要聞榜”,各地的新聞媒體也有官方號,能玩微博的人不會不知道。
*
柯南裏我最喜歡小哀和秀一,其次是透子和貝姐。
今年m24速報裏秀一、透子和小哀確實是人氣最高的三位。從文學角度來看,柯南裏面小哀、秀一、透子、貝姐,甚至沒出場人氣卻依舊排在前十的琴酒之所以人氣高,大概是因為他們是圓形人物;而蘭、新一、服部、和葉這一類的人設更像是扁平人物。
人性往往是復雜的,沒有徹底的好人,也沒有徹底的壞人。沒有一路的勝利,也沒有一直的失敗。這些具有現實意義的惡與不經意間流露的善更凸顯人格魅力。圓形人物因為會懦弱、會猶豫、會失敗,顯得熠熠生輝。而扁平人物——男女主仿佛是與生俱來的正義、被設定好的紅方,過於理想化反而稍遜一籌。這也是我為什麽不喜歡看龍傲天文學的原因。
曾經和朋友探討過《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和《刀劍神域》哪個更龍傲天。我說,還是《魔劣》吧。《刀劍》裏的桐人尚且還有人的喜怒哀樂,經歷過失敗、也失去了很多,這些在《魔劣》裏一點影子也沒有。聊到《魔劣》,朋友知道我喜歡的不是一直開外掛、沒有感情卻極其湯姆蘇的男主;而是那個自信傲嬌、口出狂言卻“註定在男主的光輝下黯淡”而被世人所忽視的浴血王子。
當人物過於理想化和神化時,隨之也失去了其一定的魅力。浴血王子戰場情場雙雙失意,卻唯獨讓我情有獨鐘。史詩裏被歌頌的也往往是會死會反抗的英雄,而不是一手遮天的神。上文論課時講到三國演義,世人多因對智慧和權力的崇拜而喜歡諸葛亮。羅貫中也因劉備是漢人正統而抹去了不光采的事跡。但這樣就沒有人味了。
中小學的語文書上,往往只記載了文人及其作品的優秀,卻一點也不提那些俗事。白居易秦觀是渣男、賀鑄很醜、王維嘲諷陶淵明人品……這些也是我在後來才知道的。然而,知道這些會影響我對他們在文學成就方面的看法嗎?事實上不會。
兩年前,我寫過這樣一段話,現在看來有些觀念依舊沒有改變。
“一個明星,沒有黑料是最好的,但有黑料也不過如此,當然這也取決於你能接受的範圍。他們所做過的錯事只能代表過去,不會成為一生。沒有人篤定犯錯的人前途一生黑暗,也沒有人知道順遂的人未來不會犯錯。只要他身上有著吸引你的地方並且依然閃閃發光,那便是最好的他。”
也是這樣,我一直覺得警匪片和律師劇裏所謂的正義與公正未免有點傻氣。我越來越不相信所謂的“真相”,覺得這些“真相”永遠只是真相的一部分。或許這話有點虛無主義——人們所瞥見的往往只是偏見。
舉個例子。兩個學生在教室裏打架,老師詢問學生怎麽回事。學生或許為了誰的利益說假話,或許沒看清而模糊了事情,又或許只是看到了打架的某一個片段、畫面的某一個角落。即便監控錄像拍下了完整的過程,有聲音、有動作,也難以知道他們是為了什麽而打架。他說是對方先動手的,而他說是他欺負了人,他又說是沒有欺負人。反轉來反轉去,或許他們都對,又或許他們都不對。
網上熱點事件屢見不鮮,反轉反轉再反轉,烏合之眾也累了。人們認為的“真相”只是大部分人所接受的版本。正義與否和公正的裁定也是因人、時、地而異,它只是滿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所需。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一個謊言。真相之外,真相的反面不一定是謊言,也可以是另一個真相。這麽一想,也就輕松了。胡適早在成名之前,便篤定自己未來會出名,預料到日記會被後人研究,也因此,他的日記是一個“人設”。名人有人設,我們普通人也有。我所寫下的文字,著墨的文風也是塑造出來的人設。人的天性就是會掩飾自己、美化自我,為不當的行為找借口。這再正常不過了。大部分人只看到pyq裏的歲月靜好,卻鮮能窺見靈魂深處。
追THE9的時候,謝可寅被質疑drama人設翻車,私底下的形象與銀屏上大徑相庭。她的回復很酷,在我看來,足以讓那些人閉嘴:“我所展現的不一定是我的全部,但一定是真實的我。”人類有權選擇將自己哪一面外露於人,也有權選擇隱藏自己不好的一面。只要這些人設不存在欺騙與損害他人利益,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