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做不好的事情

我記得我在大學的時候,看過一本社會調查書籍,里面調查的是關於中國家庭中自殺的成因。不過想想,這本書如果放在如今這個互聯網被公之於眾,那簡直就是「禁書」——里面不僅有大逆不道的對原生家庭的探討,認為孩子自殺有絕大部分因為父母;其中還有招致鐵拳的對女性作為自殺成因主導者的分析,在一些男女關系之中,男性自殺的很多原因是來自女性釋放的情緒壓力等等。
如果要在如今這個世界發布這樣的論文著作,倒可以用《當今社會男性促成女性自殺的成因分析》這樣的題目,它雖然做到了細分,但不至於招來鐵拳——當然,這是後話了,今天還是來聊聊這本書本身的內容。
這本書里提到一個很核心的原因——即選擇自殺的當事人,一定是因為一件「做不好的事情」成為了他選擇自殺的契機——包括「厭世」的自殺者,他們選擇自殺也是因為「就連自己活下去這件事都已經做不好了」。不過這本書也存在一個無法規避的bug——那些存在遺書的自殺當然可以很合理地分析出一個人自殺的根本原因,而這種遺書的存在是非常極端性的——要麽指向的是一個人自殺的真正原因,要麽指向的是一個人因為被他殺而偽裝成了自殺。
而那些沒有遺書的、「莫名其妙」就自殺的事件里,編者所做的調查,是從死者身邊認識的人作為采訪對象,抽絲剝繭地分析出一個人自殺的原因——不過這件事本身充滿了諸多的不可控和主觀性。那些活著的人,沒辦法用死去之人的思考去重新思考他的人生;當然活著的人,也有一個無法抗拒的「規則」,那就是「死者為大」,越是跟自殺者親近的人,就越是會為當事人的死找到一個直接的「兇手」——當然,在調查過程中,編者也發現,或許當事人的死,跟這個妄圖想要找到一個「真兇」的人有直接關系,但這些人根本不可能在「死者為大」的規則之下去承認自己的過錯。所以這些調查本身就是充滿著悖論的——造成別人自殺的人,是原本死者最後一根稻草,但他卻在尋找造成當事人死亡的真兇。
我小時候經歷過好幾次認識之人的自殺,不過大人都不允許去探討死亡背後的原因。一些我認為根本不可能會自殺的人,最終也選擇了留下「謎題」的自殺,多少讓人產生聯想。而關於這些人的死,本身也有各種各樣的猜測和推斷——它們最終會形成幾條固定的故事線索,在我成年之後再聽到這些故事的時候,它們儼然已經成了各自派別的「真相」。但至於最開始那個人是因何而死,誰都不知道,當然誰都不會關心。
不過在這些「故事線」里,我聽到過一個沒有多少人提起的版本——是這個死者的家人找到了一個擁有「走陰」能力的神婆,神婆通過和死者對話,得知他的死帶著諸多的怨念,而這個怨念來自他的妻子。當然,這個故事因為太不符合「死者為大」,即當事人的家屬也屬於「死者為大」的受益人,他們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死者死亡原因的「兇手」。所以,這個版本的故事線我就聽到過偶爾幾次——但我倒覺得它符合了這個故事「背後原因」的基本邏輯和「劇情常識」。
但也就是好在,人們沒辦法從死者的嘴里撬出任何真相,才能讓這本關於自殺研究的論文得以發布,因為這個人在創作這本書的時候,可以按照「合理」但又不會顛覆「死者為大」的方式,去創造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線」。那些被調查的人,他們都有一個關於死者的故事線,這些線索用來規避自己的責任、轉嫁自己的過錯、救贖自己的負罪感、或是找到一個可以為死者負責的「真兇」。是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自殺的人,能為這些活著的人帶來怎樣的「收益」——說來諷刺,這或許是這群總覺得自己做不好任何事的人,做好的(甚至是完美的)最後一件事。
還好,能與死者對話的並不是所有人。這些表現出最想知道死者之所以自殺的人,或許也就是那群,最害怕死者會告訴他們真相的人,也是那個覺得對方永遠都做不好任何事的人。